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零八章

白登山之会二

只是张轩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张轩轻轻一叹,说道:“走吧。”

随即张轩也退回了夏军大营之中。

诸将见张轩归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曹宗瑜也好奇的问道:“这福临小儿如何?”

张轩想了想,说道:“福临小儿,也算一英雄人物,只是时运不济而已,如果而今福临有二十多岁,今日北伐之战,决计不会这么顺利。”

“陛下,何必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假陛下十年经营,这北伐之战,早就横扫千军如卷席了。”贺虎头说道。

张轩听了,淡淡一笑,说道:“这倒也是。”

只是张轩心中却有一丝担忧。

他担忧就是年龄。

不得不说,这一次北伐得手,固然有国力方面的压制之外,还有清军名将凋零的空档。可以说跟随老奴的大将,几乎全部凋零,黄台吉时代的将领也不在了。

多铎,多尔衮,阿济格,这三个人,那一个活下来,就会给张轩带来巨大的麻烦。仅仅是一个济尔哈朗就让夏军在洛阳城下,顿兵多长时间。

如果北京城,由这三个人任何一个人镇守,或者说,夹河之战,辽东之战,成都之战,这些大战之中,主将是这三个人之中,任何一位,胜利决计不会来得那么顺利。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是历史上真有一些人,得一人可兴天下,失一人可亡天下。多尔衮虽然不够格,但却是清廷的定海神针。

张轩是靠着清廷大将青黄不接的局面大破清廷,但是跟随他打天下这些人,年纪也不小了。

张轩本人三十多岁了。曹宗瑜四十多岁了。李定国与张轩年纪相仿,郑成功年纪稍轻一点,但是张轩一点不敢指望郑成功。

甚至有一天张轩觉得如果自己走到郑成功前面,一定会先杀了郑成功。

至于,高一功,袁宗第,袁时中,刘文秀,艾能奇,许都,等等,这一批将领大抵都是这样的。

但是顺治而今才十几岁。

与张轩差了一辈。

而今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就能重整旗鼓。待将来他老去之后,张安对付得了顺治吗?

张轩心中暗道:“既然如此,就将此祸害,先除掉他,不让安儿担心便是了。”

虽然这一战打到而今,大夏是打不下去了,但是张轩心中已经开始酝酿,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明成祖六十多岁,还跟北伐。张轩有什么不敢的。

只是张轩纵然这样想,他心中却隐隐约约有一个预感,恐怕他这一辈子,也不要抓住顺治了。

张轩在考虑顺治的时候。

顺治也在考虑张轩。

“陛下。”尼堪,博洛迎过来说道。

顺治说道:“朕无事。”

尼堪忍不住问道:“南朝皇帝如何?”

顺治说道:“乃翩翩美男子,似乎有几分女相,不过大有英雄气。”

博洛说道:“陛下,如此说太过了吧。”

顺治说道:“天下局势如此,我们能不正视对手吗?张轩乃是天下不出世大英雄,有他在一日,我大清就一日不窥视中原。”

“只是即便他是英雄豪杰又怎么样?能熬过老天爷吗?”

“朕比他小二十岁。朕熬得住他,从今之后,朕每日保养身体,勤练功马,二十年后,等张轩死后,再与南朝见分晓。”

“我大清之君,非雄主不能任,而中原之君,却如同养在笼子中的鸟儿,如何经得起风霜。”

“纵然,朕一生不能胜过南朝,但是总有一天,朕儿孙会胜过南朝的。”

“朕在此发誓,与南朝势不两立,此仇即便是百世也报。”

顺治这一番话,让大清两个亲王一时间也十分感动,说道:“奴才相信,我大清总有一天会马踏中原的。”

顺治翻身上马,一拉缰绳,远远的看着大夏的旗帜,目光似乎穿过了无限远的空间,看到了北京城,心中暗道:“我会回来。”

虽然他这样想,但是他心中也明白,他这一辈子,估计回不去了。

“走,回大同。”

顺治带着骑兵返回大同城,此刻大同城之中,已经能走已经差不多了,成为一座空荡荡的城池。

清军有秩序的撤退,几乎将大同百姓扫地而空。

毕竟,在草原之上,什么也没有,都要人力来完成的。

而归化城一带,是草原上能够耕种的地带,这也是清军不选别的地方,偏偏选归化城的原因所在。

这大同百姓自然能充实归化城人口。

更何况,而今清廷之中,蒙古人占多数,已经超过了满族,即便是维持平衡来说,顺治也愿意多引进汉民。

将汉民全部归属于八旗之下,或隶属于汉军旗,或者干脆成为满八旗的包衣奴才。充实人力。

“在草原之上重建二十四旗,不,应该三十二旗。”顺治心中暗道:“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回八旗。”

甘肃一代,还在吴三桂手中。

这一带从来不是大清经营的重点,贫瘠的几乎鸟不拉屎。但是而今顺治哪里有什么挑选的余地。

扒到碗里都是肉。

顺治之所以想重整八旗,就是为了整顿军务。毕竟一路又是撤,又是退,各方建制早就乱了。

不整顿一番,他这个皇帝就不知道各部麾下有多少兵了。

至于如果将吴三桂融入大清朝廷体系,这一件事情还要好好斟酌。

顺治正想着,却见不少老弱被士卒压了出去。

他眉头一挑,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士卒立即行礼说道:“陛下,这些人都不能带走,上面命令,就地处决了。”

顺治眼睛一扫,却看清楚了,这些汉民老的老,小的小,根本不可能带上路,即便带走了,到了草原上也没有什么用处。

对八旗来说,入关劫掠是轻车熟路,该怎么做,都有一定之规,而今距离东虏当初最后一次入关劫掠,也不过十来年的功夫。

他们都还没有忘记这些习惯。

比如,对那些无用的人该怎么处理?带不走的人该怎么处理?一个字,杀。

顺治却心中一动,暗道:“报应吗?”

顺治的确是一个信佛的,他看似对张轩所言什么也不在乎,但是不同话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从寻常人口中说出来,顺治连听都不听,但是从张轩口中说出来,由不得顺治翻来覆去的想,心中暗道:“本朝入关数年,就被赶出来,莫非真是我朝杀戮过盛,仁德不足。”

这个念头一深入顺治的心中,就无论如何拔不出来了,他说道:“不用了,放了他们吧。”

放了他们?这命令让这些士卒一阵犹疑。似乎不明白。

如果不是他们听见陛下所言,就要怀疑这是怎么回事了?

图海说道:“陛下的命令你们不听吗?夏军就要来,这些老弱病残留给他们,岂不是正好消耗他们的粮草。”

“打了一年了,夏军的粮草也不多了,说不定他们巴不得我们杀了他们,好为他们节省粮食。”

图海这个解释一出来。

下面的将领都恍然大悟状,说道:“陛下英明。”

顺治见状,心中轻轻一叹,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很多时候也解释不明白,只要下面做便是了。

随即这命令传遍全城,有一万多老弱病残都留了下来。顺治就带着最后一部清军撤离的大同城。

就在清军撤离大同城不久,高元爵带着本部人马,直抵大同城下。只是他看到大同城,已经面目全非。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青史照山河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华夏英雄谱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