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之噩耗,我之喜报。
原来清军南路大将布尔格图也是中了明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起初明军主将张鹿声也是按部就班地对清军阵地发动进攻,但是因为清军的防守特别严密,明军一时半会讨不到好,经过一番综合考虑后,张鹿声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策。
他将自己所部人马分为十队,每次以一员大将领衔,领兵数千向前攻击,均是遭到了清军的“迎头痛击”,张鹿声故意使下一次的进攻人数低于上一次的出兵数量,就这样连败十余阵,以至于后面越败越像。
这样的情况让清军南路主将布尔格图感觉到了机会,谁又能抵挡住恢复“爱新觉罗祖宗之地”的巨大战功的诱惑呢?
但是还算谨慎的他,派人要求配属于他的清将察罕和满珠习礼向自己靠拢,共同向前进攻。
要知道察罕和满珠习礼均为大清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兄长,素来为金枝玉叶,他们俩均是不认可布尔格图的出击要求,认为应当按照岳乐的军令,进行严密防守即可。
但是布尔格图在“巨大战功前景”的希望之下,还是严令两部必须向自己靠拢,满珠习礼无奈,选择了顾全大局,率部向布尔格图靠拢;
但是清军右翼的察罕却是逆反心理作怪,加上受到了明将程万里所部骑兵的不断袭扰,令他苦不堪言,因此根本没有执行布尔格图的命令,没能提供侧翼掩护。
等到布尔格图的大军南下到达烂泥铺堡时,右翼的察罕所部已经与清军的主力布尔格图所部脱节,双方间隔四十里以上。
明军主将张鹿声顿时嗅到了机会,派人通知程万里所部截断察罕所部与布尔格图之间的联络,再调回彭心见所部骑兵,从侧翼对布尔格图所部发动猛攻;
以明将于六所部趁着满珠习礼所部南下以后留下了空档,从东南方向袭取了防守薄弱的奉集堡;
之后于七率领原莱州镇人马,也是绕道出现在十里河堡外,不到半日功夫便占领了空虚的十里河堡。
于七以李应详本协人马守卫十里河堡,亲自率领部将王驰和谢迁两协人马,突然出现在了清军主将布尔格图所部之后。
顿时面临腹背夹击的蒙古大军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早已经丢失了祖先们的血勇的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勇气和动力坚持下去,竟然不顾军令,开始夺路而逃。
素来机敏的满珠习礼第一时间发现了苗头,曾经试图弹压,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为了保存自家的军事实力,满珠习礼不得不“随大流”,向着北方狂奔而去。
因为清军多为骑兵,奔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原本正面相抗的话,明军即使最后获胜,恐怕也会伤亡惨重,但是满珠习礼一逃,蒙古大军军心崩溃,明军得以轻而易举便将布尔格图本部人马给包围。
经过一番异常惨烈的厮杀,激战了一日一夜的明、清大军,在岳乐所派的援兵到来之前,成功将清军蒙古主将布尔格图斩杀,并俘获了至少三万余蒙古兵和上万匹完好无损的战马。
为了追求最大胜果,明军主将张鹿声在清军援军到来前,还亲自率兵对清将察罕所部进行围攻。
清军统帅岳乐所派的援军将领、出身满洲正蓝旗、戴罪立功的库尔瞻倒是拼命地想要进行解围,但是他所率领的清军被明蓼军将领曹良臣和李应详给牢牢地堵在了十里河堡,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明军则是趁机集中各部力量,全力对清将察罕所部进行围剿,在众寡悬殊之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明军成功阵斩清将察罕以下数千人。
连续获胜的明蓼大军士气高昂,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张鹿声的率领下,在夜色的掩护下,越过辽河与浑河的交汇处,悄悄地绕道了清军主力的侧后方。
清军统帅岳乐得报后大惊失色,连忙抽调了蒙古悍将索诺木率领精锐满洲骑兵三百并蒙古骑士八千人,对渡河的张鹿声所部发动反攻。
索诺木对于自己的二哥察罕被明军所害颇为愤怒,挥军与明军混战,竟然再度中了张鹿声的“诱敌”之计,索诺木本人在追击明军的过程中掉落到明军提前挖掘的陷坑之中,被木尖插胸而死。
要知道察罕和索诺木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孝庄皇太后的兄长,在科尔沁草原也是有名的勇士,如今先后阵亡,对于蒙古各部的打击非常大。
当天晚上,被迫应清廷之命从草原来到辽东战场的土默特右翼旗的拉斯扎木率先率领所部人马,拔营向西北方向狂奔而去。
拉斯扎木所部的离开,这在军纪森严的清军之中是不可想象的,清军统帅岳乐暴跳如雷,当众表示一定要奏请朝廷将擅自撤退之人全部严惩,只是岳乐的高姿态却并未获得一众蒙古将领的支持。
连续数个晚上,都有大量的蒙古骑士悄悄地离开,清军内部更加的不稳。
正好此时,从北京城发来的催促撤退圣旨再次到来,岳乐就坡下驴,宣布大军向后撤退,以蒙古人在前,他自己率领满洲精兵亲自断后。
清军统帅岳乐的撤退颇有章法,连他的对手明军将领张鹿声对他都是赞赏不已:
“不得不说,清将岳乐颇有古之名将之风,撤退之时,亲自断后,除了蒙古人外,大军撤而不乱,使我军确实难以找到空子。
明蓼军统帅张鹿安对于张鹿声的话也是非常认可,更为关键的明蓼军的各支大军经过连续的作战,都是疲惫不堪,而且各部的武器装备都有很大的损失,急需进行补充,这些都需要时间。
张鹿安只好命令所部人马对清军进行尾追,但由于清军的准备充分,明军仅仅对清军的落单士兵取得了一些斩获。
清军统帅岳乐得以率领清军井然有序地撤退到草原之上。
但是当岳乐带兵来到了草原,登高眺望辽东大地的时候,眼神里满是不舍,本次的军事战役最终功败垂成,清廷恢复辽东之地的梦想破碎,这一切让他的心中甚至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也许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踏足祖宗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