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都说军人在保家卫国,可是,在这个年代,军人的家又在哪里?

富察莫尔根和韦一刀的家在东北,早在三二年就没了。

卢全友和赵德柱的家在光明集,在李四维那把火中化为了灰烬。

伍天佑的家在平邑,被小鬼子夷为了平地。

会议室里在坐的军官有一半以上已经没有家了,每到一处,他们就把那里当成了家,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前线还是平静的后方,无论是城镇还是山乡,中国的土地就是他们的家乡,六十六团的驻地就是他们的家。

可是,他们又得搬家了,刚刚在新家扎稳了脚跟,却又得搬家了。

纵有万般不舍,但军令如山!

军令既下,六十六团上下都行动了起来,一片忙碌景象。

仝泽辉听到消息,带着老乡们帮起了忙,只是,神情落寞,言语间尽是不舍。

这样好相处的军爷不多!

仝大娘听到消息,匆匆地来了团部,抱抱千生,又抱抱安安,泪光盈盈,两个娃和她也亲近,见她这副神情,虽不明白,却都静静地任她抱着。

李四维安排妥当回屋收拾东西,见状也有些心酸,犹豫了一下,冲仝大娘笑笑,“大娘,要不,你和我们一起走吧!等千生和安安再大点,我准备把他们送回老家去,到时候,你要是能帮着看看,我也能放心些。”

“不了,”仝大娘摇了摇头,勉强笑笑,“俺舍不得两个娃,可也舍不得这个家……俺的根在这里呢!”

李四维一滞,无言以对。

这两年,李四维转战千里,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和事多了,渐渐地也明白了许多以前并不明白的东西,比如乡亲、比如坚守、比如根!

“大娘,”宁柔连忙劝慰,“等仗打完了,我们就送你回来……四维的老家在四川,去了那里也能安稳一些。”

“对呢!”伍若兰也柔声地附和着,“大娘,这里不太平……俺们走了,也不放心你啊!”

“俺晓得,你们两个闺女都是心善的人,”仝大娘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两女,笑容灿烂许多,“你们要是真不放心俺,等仗打完了就回来看看俺吧!”

三个女人在一旁叙着话,李四维默默地收拾着东西,离情在空气中渐渐地弥漫开来,酸了心、红了眼。

走了!

九月的黄河正值秋洵,水涨船高,波浪宽,正如此时八路军在华北掀起的抗日高潮。

九月十日,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战果斐然,正太路沿线一片狼藉,日寇精心编织的“囚笼”化为一张破网。

自九月二十二日起,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参战部队进一步加强,攻击面进一步拓宽,战斗规模进一步扩大,战绩也更加显着。

十月上旬,百团大战进入了最为艰苦的反“扫荡”阶段。

以日寇睚眦必报的作风,连续两次遭到八路军大规模的打击,又岂会忍气吞声?

为防止局势继续恶化、尽快稳住占领区,日寇遂调集重兵,从十月六日起,先后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展开了报复性“扫荡”,企图趁八路军连续作战来不及休整之机,以重兵打击八路军主力,彻底毁灭抗日根据地。

十月十九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了反“扫荡”作战计划,据此,各地区军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

就在八路军的抗日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之时,第四集团军已经全员撤到了黄河南岸,其中第四十七军被调离,升格为第三十六集团军。至此,第四集团军只剩下第三十八军和第九十六军,接替了巩义至新安一线的河防任务,第三十八军驻守巩义,第九十六军的防区在新安,一七七师驻扎在大坪沟煤窑沟一带,拱卫单石坡渡口。

此时,黄河北岸的各抗战部队,包括八路军的军需物资都需要从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转发,所以,黄河沿岸的渡口都是重中之重,护卫严密。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已经进入了初冬,寒风袭来已然透骨寒了,六十六团进入新驻地已经两月有余,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新驻地的条件虽然同样艰苦,但将士们已经满足了,又安顿了下来,又有新家了。

营地依山而建,一座座低矮的窝棚星罗棋布,营地前是刚刚加固好的防御工事,再往前三五百米便是渡口,渡口旁的高地上设置了两门放空炮,那是战区司令部直属的炮兵部队。

朝阳初升,渡口又热闹了起来,船只来去,补给队伍熙攘,仿佛只要天还会亮渡口就依旧是忙碌的。

不过,渡口上的工作轮不到六十六团。

营地里,六十六团的晨会已经结束,又开始了一天的训练,依旧那般热火朝天,依旧那般气势雄壮,那泛白的霜、透骨凉的风也冻不灭将士们心中那团火。

炮台上,一个炮兵从工事里钻出来,跺了跺脚,望着六十六团驻地的方向嘟哝着,“狗日的,一天天的……肚子都吃不饱还精神得很呢!”

“就是说嘛!”又一个炮兵钻了出来,手里攥着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摸出一支递了过去,“吼得越凶饿得就越快,他们咋就想不明白呢?”

时局艰难,的确有很多部队已经连饭都吃不饱了,不过,六十六团的情况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当日,六十六团撤离中条山之时可是带着将近十万斤玉米,虽然玉米糊糊吃着美味,但也能填饱肚子,所以,六十六团依旧是以前的六十六团,依旧吼得出来,跑得起来!

新驻地没有荒地给六十六团种,补给连只能在营房间的空档种些白菜萝卜。

在这寒气逼人的初冬,李四维每每看到那散落在营房间的绿意,心中总会一暖。

巡视完各部,李四维一路往团部走去,脚步轻快。

“老四,”李三光看到李四维心情不错,笑呵呵地提醒了一句,“今天是千生的周岁,你总得做些啥吧?”

“对,”李四维一怔,连忙点头,“让一刀去买两个鸡蛋回来,周岁了,也该让小家伙儿开开荤了!”

千生已经长牙了,平日里的玉米糊糊和小米粥也会给他喂一些。

“光鸡蛋可不行,”李三光笑着摇了摇头,“还得抓周呢!”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是一种传统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

李四维知道这习俗,却没有亲眼见过,但是,自己儿子,该经历的仪式却不能少。

“我差点就搞忘了,”李三光呵呵一笑,加快脚步往团部走去,念叨着,“笔不能少、书不能少,笔不能少,刀不能少,枪不能少,还有……”

李三光跟在他身后,听得苦笑不已,“你还想千生和你一样扛枪打仗啊?”

“哪能呢?”李四维连忙摇头,“不过,不打仗也可以舞刀弄枪嘛!那也是本事呢!”

李四维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还和自己一样,但是,男人嘛,舞刀弄枪又不是坏事,那也是本事!

不过,李四维显然把心操多了。

刚走到团部门口,赵信便匆匆地出来了,一见李四维就满脸欣喜,“团长,李二哥来了!”

李二哥自然就是李坤了。

在中条山的时候,李坤和李四维说好了,等娃满周岁就来接回去。

这不,赶在千生周岁的时候,李坤就过来了,依旧带着德哥和文哥,还带了一口袋腊味和鸡蛋……

千生这个周岁过得热闹了!

其实,按照四方寨的风俗,无论家庭贫富,没满十六岁的少年每年都要庆生,满了六十岁的老人每年也要庆生,家里好过的整得热闹些,家里困难的整两个鸡蛋也行。

李四维家里不缺钱也不缺粮,自然要搞得热闹些。

兄弟见面少不得一番寒暄,问问家中的父母亲朋。

一番寒暄过后,李坤找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绸布包裹放在了桌子上,小心翼翼地解开,“老四,爹娘为千生和安安准备了抓周的物件儿……”

说着,李坤解开了包裹,如数家珍,“一本论语,一支狼毫,一张小算盘……”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怕儿女离家千里,父母也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啊!

李四维正在感叹,却见李坤声音一顿,抬起头来,神色肃然,“老四,爹说,你这里不缺刀枪,一定要给娃放上!”

“呃……”

李四维一滞,扭头去望李三光,却见李三光也望了过来,两人相视苦笑。

李坤奇怪地打量了他们一眼,神色一振,“爹说了,要是你们把小鬼子赶不走,就等李家的孙子长大了继续打!”

“好好,”李四维只得连忙点头,掷地有声,“你跟爹说,保家卫国,我和三哥觉不敢懈怠!”

“那好,”李坤点了点头,把绸布又包了回去,交给了一旁的宁柔,“弟妹,宁伯父也说了,只要小鬼子还在中国,宁家的娃娃长大了就要上前线!”

“我记住了!”宁柔连忙点头,只是,眉宇间却多了一丝忧色。

别人不清楚,宁柔却晓得宁老爷子说得有多认真。

宁老爷子三子一女,除了老幺还在读中学,其他三个都上了前线,就连宁柔这个女儿都没例外。

见到这场景,一旁的伍若兰不禁担心地瞥了一眼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安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曾经,伍若兰也一心要参军打鬼子,可是,第一次走上战场时,她就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坚强!

“好了,”李四维也觉得这话题有点沉重,连忙冲李坤呵呵一笑,“二哥,让三哥带你们去营地里转转,我去和郑参谋说点事。”

“好,”李坤连忙点头,带着德哥和文哥跟李三光出了门。

李四维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过去揽住了两女,柔声地安慰着,“你们放心,千生和安安以后肯定不用再过我们这样的日子了!”

“真的吗?”伍若兰双眸闪过一丝期翼之色。

宁柔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四维,你不了解我爹……”

“放心吧!”李四维嘿嘿一笑,“两个娃才多大?等他们长大不得十五六年,到时候……这场战争咋的也该打完了吧?”

两女都是一愣,怔怔地望着李四维。

“四维,”宁柔艰难地张了张嘴,“那……我们能赢吗?”

伍若兰的神色一动,浮起了满脸紧张之色。

“能!”李四维重重地点了点头,“肯定能!你们想啊,欧洲那些大国也打起来了,算起来,小鬼子的敌人又不止我们中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支持我们!嘿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想不赢都难了!”

“倒也是呢!”伍若兰连忙点头,脸色好了许多,声音也轻快了起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俺们国家的朋友多了,肯定就能赢!”

宁柔也轻轻地点了点头,神色轻松了许多,“爹在信里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大致也是这么个意思……”

宁柔的家信,李四维没看过,每次都是宁柔主动提起李四维才知道信里写了啥。

倒不是李四维不想看,只是,他听说过一个理论,夫妻之间要相处融洽,就得互相留一点私人空间。

但是,宁柔的话,李四维还是信的,毕竟,自己那位老丈人在江城政界大小也是个人物,对时局有些独到的见解并不奇怪。

看到两女放下心来,李四维顿觉浑身一轻,“好了,我去找三羊说点事,你们准备一下,中午让千生抓周。”

说着,李四维调头就往门口走去。

“四维,”宁柔连忙叫住了李四维,神色犹豫,“那……你想我们的娃长大了干啥?”

“这个……”李四维脚步一顿,回头望着目光殷殷的两女呵呵一笑,“娃以后想干啥就干啥……只要不伤天害理就行!”

“那可不行,”两女齐齐摇头,“你这样,两个娃肯定成不了器!”

“成器?”李四维一怔,笑着摇了摇头,“放心吧,我们的娃能差了?”

说着,见两女将信将疑,李四维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千生和安安要是不成器,那……咱不是还年轻嘛!”

两女一愣,但看到李四维嘴角浮起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顿时都是俏脸一红,齐齐地“啐”了一口。

还年轻就能生,多生几个,总有能成器的嘛!

李四维哈哈一笑,转身就走。

那话自然只是夫妻间的小情趣!

亲眼见过宁柔生产时的痛苦,李四维哪里舍得让她们再遭那罪?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神魂至尊灭世武修天下王者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大军湿家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嗜宠悍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红楼琏二爷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公子千秋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国公凶猛龙血战神崛起1892玄门团宠大佬五岁奶呼呼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