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迎德?你是说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詹迎德?对了,他之前是和那小子一起搭档过,算是有一段香火情。不过我听说他之下的部下现在也都进步的不错,最快的一位也是军分区司令了吧!”
“是的,叫刘二柱,冀南军区虽然和冀鲁豫军区合并成了新的冀鲁豫军区,但但仍保留了冀南军区番号,刘二柱目前是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说起以前的事情,特别是冀南军区六分区的事情,让总部的一二九师两位首长唏嘘不已。造化弄人,世事变迁,很多人很多事情,总会让某种你难以把握和理解的方式出现、消失,留下来的,只剩回味。
一旁的副总见二人有些伤感,出声打断道:“你们就不要胡思乱想了,是谁的就是谁的,勉强不来。就像现在,这家伙又回来了,不也带给我们很大希望和利好吗?”
“我们还是考虑一下,如何利用缅甸军队的攻势,扩大我们的战果。日军在晋南各县的兵力已经收缩,为我们拿下泽州(晋城)、阳城、沁水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情报显示,连潞安(长治)的日军独立步兵第十四旅团也将主要力量回缩到了潞安城里,我们是不是考虑将高平、陵川野一起拿下!”
“如此一来七分区的压力就大多了,要不要给皮定均一点支援,他可是面对日军一个师团!”
“支援肯定是要的!让五分区派两个基干团过去,这样就有十个团,加上游击队和县大队,两万多人,拦住铃木师团还是可以的。告诉皮定均,鬼子要拦住,但部队的伤亡不能太大!”
副总一锤定音,给七分区增加了兵力,也对七分区皮司令一个不能损失太大的要求。
“报告!”一道声音打断了三位首长的谈话,一位手拿电报夹的参谋人员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见首长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询问的意思,参谋快步走进来,从手中的电报夹中取出一份电报,“首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电报。”
“太岳第二军分区?王疯子(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官)、不,应该是刘忠(二分区政委)的电报,你就直接念吧!”一位首长开口了。
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是王疯子,特和陈庶康一起去延安党校学习了,司令员由政委刘忠兼任。该军分区活动地区在临汾平原(盆地)的东北不,包括赵城、洪洞、安泽、临汾、浮山、冀城、襄汾等县。
第二军分区活动的地方,正是缅甸远征军第六师南下进攻临汾运城平原的必经之地,包括更南一点的第三军分区,都是这次要配合作战的部队。此次电报,估计是与此有关。
三位首长都这里,一个个传递电报看会耽搁不少时间,还不如让参谋念,大家都听得到,凡正也不是什么机密电报。
“是!”答应一声后送电报的参谋就开始念起来。
“我部于昨晚十时在霍县南三十里兴唐寺附近接应到缅军部队,并派七七二团随行。今日凌晨五时许,缅军一部对洪洞县城发动攻击,三十分钟而下,尽歼城内日军。
城破后缅军并未入城,而是将洪洞县城交由我军处理,缅第六师继续南下,并于今日上午十时许在临汾一带甘亭消灭日军一一四师团第八十四旅团之步兵第382大队全部,现缅军已经向临汾方向推进,我军一部随行。”。
参谋还在读电报,三位首长已经起身,一起聚到地图跟前,脑海里不约而同想着电报中所出现的几个地名,目光也都聚集了过去。
“半个小时就拿下了一座县城,还全歼守城敌军,这个速度可够快的!”一位首长感叹道。
“某些时候,这装备还真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延安送过来的照片你我都看过了,不说坦克大炮,只是缅军步兵连队里面的那种叫火箭筒的装备,鬼子的炮楼都禁不住轰!”另一位首长也开口了。
只有副总看了一眼地图后,对送电报的参谋说道:“告诉刘忠,随时关注缅军的行动,第一时间上报各种战斗消息,并提醒太行、太岳各军分区,要注意国民党军队的动向,提防他们搞摩擦。”
“另外,洪洞、临汾这样的平原县城我们就不要去争了,弄一些有用的物资,让部队赶紧撤出去。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给重庆方面提供制造麻烦的借口和机会!”
参谋人员敬了个礼准备转身离开,另一位首长的话又传了过来,“副总指挥只是说平原地区的县城我们不能争,但山区的县城我们能抢还是要抢一抢的,在敌后活动了这么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总不能让我们一点收获都没有吧!”
参谋离开后,三位首长又开始讨论起延安的指示来。对于因为缅甸盟军到来引起的巨大变化,延安方面显然要比重庆方面考虑的周全,分析的到位。对此他们乐观而不盲目,大胆中带着谨慎,大局中带着细微。
三个小时后,参谋人员再一次送来太岳第二军分区的电报,这一次的电报内容更让人炸裂--临汾、襄汾两个县城的日军竟然放弃了各自的县城,开始沿同浦线撤退。
“一一四师团只剩下一个旅团,且在洪洞丢掉了一个步兵大队,现在手里只剩下三个步兵大队,总兵力不足三千,看来这个三浦三郎是准备要逃跑了!”
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的刘姓首长开口了,说出了他的判断。想想也是,只有一个旅团在身边的一一四师团,要是再坚持下去,可能就要全部交待在临汾。
“非常有可能,日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也不都个个是gou皇的死忠,那他会逃往哪里呢?沿铁路线直接退到运城,然后经中条山过黄河到河南去,还是会退到晋城,于北上的一一七师团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