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

夜鸮寻来,将辛屈要的资料送来。

上边附录了一张最近的关陇地图:

辛屈看了一会儿,好奇问边上的夜鸮说:“你们已经上了高原?”

辛屈嘴里的高原,自然是青藏高原。

“从白银榷场出发,以贸易的名义,得到畎氏的帮助,我们抵达了陛下说的青海湖。”

夜鸮解释道。

辛屈闻言,微微挑眉:“那么青稞种子找到没?”

“已经找到了。只不过西王母那边的人说,这种种子产量不高,下了高原,还不如种植粟麦来的划算。就连距离他们不远的畎氏,种的都是粟。”

辛屈颔首:“种子弄来就行,青稞这玩意儿虽然不好吃,但也算是谷物,尝试繁殖一批,试试看能不能选育杂交。

总之,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一切作物,尽可能多的收入囊中。

天下土地这么大,总能找到合适的种植的地方。”

“是。”夜鸮应下,既然辛屈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辛屈继续看,然后问道:“让你们查的事情查了没?豳氏是得到了谁的指点,前来拜山?”

“这个……”夜鸮脸上浮现了一抹尴尬。

“直接说,吞吞吐吐的。”辛屈没好气的说。

“是!是公子父。”夜鸮的话,让辛屈沉默了一下,“斧那混账,不好好的刷他的蓝田武关副本,跑来折腾豳氏做什么?”

“姬姓在关陇占据最好的土地,期间灭了不少小氏族。因此犯了众怒。

有崇氏作为姒姓大族,世居关陇,但被他们带着青铜武器赶进了丹水。”

夜鸮这个时候摸出了一个箭簇,放在了辛屈面前。

辛屈只是看了一眼,就看出了这玩意儿的来历:“好家伙,看来姬姓也在进步。这是铜官山的铜料,他们抓了足够多的冶铜氏族了?还是夏后氏的技艺。”

各地的铜料矿质不一样,加上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比较原始,所以铜胎,或者说粗铜诞生之后,只要有点阅历的匠人,还是很轻松能分辨铜料来历的。

眼前这个明显就是陕西铜川那边的来料,技艺是夏后氏后期的传承,夜鸮放在桌上的时候,那一声磕碰,他可太熟了。

“是,不过他们还有这个。”夜鸮又拿出了一枚,只是这一次放在桌上时,辛屈坐了起来,戴上手套,伸手拿来看了看说:“江汉的铜料。大邑商的配比……嗯?黄铜!”

辛屈震惊。

合金不希奇,但稀奇的是大邑商这边居然选择用黄铜做主料。

这可不是正常的武器,要知道黄铜的硬度,可差了青铜一大截。

“是虎方卖过去的。”夜鸮解释道,“虎方在江汉一带劫掠人口,但被犀侯子平与公子父一起击败,为了能弥补每年上贡的奴隶缺额,虎方无奈之下派人与召氏贸易奴隶。

所以,这其实是虎方城的技术。”

辛屈啧啧两声,放下这枚箭簇说:“还有吗?姬姓召氏,究竟是跟多少势力合作?”

“主要是姒姓在跟姬姓作战。”夜鸮回答道,又从袖袋里拿出一卷帛书,“召氏强抢了几个姒姓氏族的女儿为妃,与几家算是结上了姻亲。

不过这几家态度还是比较暧昧。

整个关陇,就剩下有崇氏一家姒姓有号令之能。若是有崇氏战败,那么泾渭之间的土地,大概率就是姬姓的了。”

辛屈听懂了。

难怪鸿觞会跟发疯了一样,带着人往汧阳、凤翔一带打,他是在保姒姓不被挤出关中。

一旦有崇氏失败,被彻底赶出关中,那么关中姒姓就彻底丧失了老大,毕竟有崇氏的资历老,族群大,这么多年在西边发展迅速,甚至可能连辛屈还未探索的汉中地区,都有有崇氏逸散出去的族群。

毕竟之前有夏与南羌来过求援,虽然是姚姓的人来求助,但他们有姒姓为主的氏族在。

汉中地区,大体就是姒姓最后的避风港。

但汉中在这个时代隔着秦岭。

秦岭又有小昆仑的称呼,足见难以翻越,所以他们基本上算是被排除文明世界之外的孤岛。

“陛下,现在战况上来说,双方是互有胜负,不过有鸿氏纠集了西羌与诸姜,算是整体上能够对姬姓形成碾压。

因此在战线上,有鸿氏推进得最快。

姬姓周氏已经在周原附近跟有鸿氏开战了。

不过周原乃塬地,居高而守,有鸿氏也只能堵在附近的塬地,一边生产,一边对抗。按照臣的预估,最快也得三年磋磨,才有可能积蓄到足够的粮草,展开与周氏的一战。

至于豳氏那边,他们只是发现了有鸿氏正在沿着山河修建通道,担忧若是有鸿氏在周氏那边吃瘪了,可能带人来攻打豳氏,故此才在公子父的建议之下,在召氏的默许中,委派使者来宣誓投效。

按照姬姓召氏那边的规矩,大小宗分家之后,小宗是可以拜大族求庇护的。”

夜鸮说了一下姬姓那边的一些态度。

所谓的大小宗分家,除了封建一地让他们在前头顶着敌人充当缓冲外,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让小宗去给大族当狗,换来这个氏族的延续。

因此豳氏来拜山,就是在找靠山,称臣纳贡都好说,反正一定要给中央的召氏换取足够的发展时间。

甚至如果可以,各地的技术,也可以从四面八方涌入。

辛屈表情不变。

地图看完了,局面也差不多明白了。

豳氏的投奔,应该是鲁父这小子在后边发力,给他弄来一个插足关陇地区的借口。

不过,距离还是太远了。

中央的力量投射不过去。

距离最近的就两个。

一个是安西将军府,一个是平南将军府。

给谁?

豳氏的地理位置,在彬州,是关中的西北门户。

还真别说,这地理位置交给安西将军府倒是合适。

但安西将军府现在主要工作是屯田,同时还承担分割东西草原的重任。

若是交给平南将军府的话。

平南军只是一个空……

辛屈顿了顿,然后盯着地图一阵后问:“平南将军府屯垦的进度如何?”

“两千人口,屯田约莫万亩,若无支援,则食不果腹。”夜鸮回答。

“万亩……有点少了。”辛屈呵呵两声。

“行,你下去吧。来人,唤大司马前来。”

夜鸮告退。

半个时辰之后,大司马宁石戊匆匆进来:“正好,我这里拿了一封平南将军府的求援,你看看吧。”

辛屈正看地图思考接下来的对策呢,结果宁石戊进来之后,直接甩给他一卷求援信。

打开看了两眼,辛屈额头青筋直跳:“干旱?确定没问题?”

“这是那边的粟、麦。”宁石戊拿出一个竹筒,将竹筒打开,倒出里头的粟、麦,伸手一捏,干瘪的穗,已经告诉了辛屈西边的状况。

“麻烦了。”辛屈吐槽了一句,“你的想法呢?”

“这得看你,你选的位置,虽然还可以,但开春有凌汛,入夏容易旱,秋冬来得早,实在不是个什么好地方。

因此那边只适合放牧。

但你向来不喜简单的放牧,一直希望当地能农耕,再不济也得半农半牧。”

“稳定一点,人就不会胡乱流动,没有了流动,人心就容易凝聚。”辛屈捻起一株后说,“不过,既然你来了,那正好,我也要说一下平南将军府的新安排。”

宁石戊凑上去,看到了辛屈手指敲了敲地图上标注的混战区:“这是?”

“环河、庆塬庆阳。”辛屈解释了一句,问道:“那个豳氏公山来拜山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冰甲有跟我私信,让我有空探探你的态度。”宁石戊如实回答。

“他若是想问,直接来就是,有必要拐你这一条吗?”

听着辛屈的吐槽,宁石戊无奈说:“你现在是十日就上朝一次,其他时候都不见你动静,没有你的召唤,谁敢上来打搅你?”

辛屈呵呵一笑:“只怕不是不敢来打搅,而是怕被御史台弹劾吧。”

“你也知道啊!御史多凶啊!这群人,老的都是地方大巫,憋屈了这么多年,早就见不惯很多事情,给他们权利之后,那是下死手。

年轻一点的也不是善茬。

你培养出来的小子,各个都是只认律令,不认人情。

还有我们这些老东西,一个两个都欠他们家族人情,都是小辈,骂两句可以,下死手就不行。

除了唾面自干之外,还能干什么?”

宁石戊也是一脸憋屈。

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当初长辛氏与有辛氏闹分家的时候,那帮中年长辈怨愤难当了。

中年人,被夹在德高望重的老人与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辈之间,事难做,人难当。

只是当时他们年少,从没想过,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他们憋屈了。

“御史台的作用就是纠错。”辛屈撇撇嘴,“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没有纠错与追责,国家就会乱套。

现在不是很好,就算我没在盯着细枝末节,你们不都按照我的计划,将大小事情推行下去。

所有的事情,都有着落,发展也是迅速。

年终的时候,收上来的税结余之后,发出来的俸禄也就更多了不是?”

辛屈宽慰了几句,拉回正轨:“豳氏那边,我打算单独收为商盟成员。然后将平南将军迁徙到庆塬,建立庆阳县,将陕北与陇右这几个地方,全部交给平南将军督管。”

“这……你这么做,不怕有鸿氏逆反?”

“就是要他动弹。只要他动弹了,我就有借口发兵。

兵马过去,就把固原捏在手中,然后逼着有鸿氏南迁秦邑天水,直面姬姓。

关中不能让他们有发展的时间。

回头也要把有鸿氏的氏族名改掉。”

辛屈看着地图露出一抹坏笑:“我决定赐鸿觞为秦氏,并追为嬴姓。”

“……”

宁石戊狐疑的看着辛屈的坏笑。

总觉得他有不好的想法。

但他也品不出来。

“那谁去领兵?”

“让年轻人走一趟。你有人选没?”

宁石戊想了想,想到了一个人:“任由。”

“任由?”辛屈微微皱眉。

任由,风姓任氏,乃古氏族后裔,是燕国这五年内最新崛起的归化将领。

他手里有一支三百人的部族私兵,绝对的忠心,这五年他能这么快崛起,就是因为这三百人帮着他积功,快速将任由推到了民爵的顶点——不更。

并且还供养任由读书。

今年年初的点选,任由升为天津县农房判书,虽然是个文官,但燕国是兵农一体的国家,他相当于是农房主簿的副手,帮着管理天津一整个县境内的土地户册。

就靠着三百私兵,帮着他到处弹压,才将天津县新一轮的土地开垦情况如实上报。

他的军功,也是过程中杀“贼匪”获得的。

“那行,点他为庆阳县令,晋士大夫,赐氏贺,于庆阳南与豳氏之间,选十里为封村。”辛屈快速的下令。

“这……你这跨度,有点大啊。”宁石戊咋舌。

“他的功劳足够。”辛屈笑着说,“天津可不是寻常地方,那里的土地原先就是糊涂账,没有他清丈,根本结束不了。

但他也得罪了不少人。留在东面,早晚出事,去了西边,就是卫国戍边,按律拔擢一级。

至于归化人的身份,他是十三姓之一,只要心向朝廷,就不该有不该出现的声音。”

“行,我回头发章程。不过你平南将军府迁到庆塬,又把任由迁徙过去,那他的私兵呢?他能带走多少?”

“能带多少带多少,哪怕全部带过去也没事。”辛屈笑着说:“西边动荡,庆阳一带,混战不堪,当地有太多的食人氏族,必须对付。

至于他们所需的粮草,由白银榷场直接供给。

再传令安西将军府,让安西将军府的粮草支配方向,转移出两成,直接发庆阳县建设用,就不必转运到九原县了。”

宁石戊都记下来之后,就听到辛屈说:“最后,就是那个公山。你让冰甲去会会他,然后告诉他鸿觞乃是臣服在燕国之下的封臣,现在燕国封他为秦氏,豳氏只要纳入商盟,就不用担心鸿觞胡乱攻打。

毕竟商盟内,无故不得交战。

至于其他氏族,就算了。燕国想要覆盖关陇之地的商贸,至少要保证庆阳县建立。

只有庆阳县建完,有了据点保证,加之附近所有商盟成员人口过三万,才方便设立榷场。

所以让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投奔庆阳县。

当然要是想钳住西边的局势,也可以出人力帮忙建设,咱们可以雇佣。”

“好。”宁石戊答应下来,要点也很明确,就是设立据点,遥控关陇战况。

“对了,马上重阳节,登高、敬老,你别忘了给所有年满六十,退役的老人准备一份粮食与干肉。”

“这销可不小。”

“不了几个钱。他们劳苦了数年数十年,打生打死,只要还活着,朝廷就不能不管不顾。粮食百斤就行,干肉十斤或者咸鱼二十斤。一些库存屯着也是放着。”辛屈摆了摆手,“就当定例,等咱们以后老了,也能领,都一样的。”

“行。”宁石戊一听,也就不拒绝了。(本章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公子千秋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三国黄巾逆袭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开局封侯,九品到头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的邻居是皇帝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崛起1892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大雍执剑人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女尊:我真不想当帝夫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抗战之扞卫者我刘备,无限召唤复兴汉室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