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走后,林海立刻拨通了崔勇的手机。
“崔局,怎么情况,不是说好了,要推迟一天吗,怎么突然开始行动了呢?”
崔勇愣了下:“李书记没通知你吗?”
林海眼珠转了转,随口说道:“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也没说什么理由啊。”
崔勇这才说道:“那就对了呀,他也没跟我说理由啊。李大人的作风向来如此,咱们只负责执行命令,至于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他不说,谁敢问啊?”
“是情况发生什么变化了嘛?”林海又问。
崔勇想了想:“暂时倒是没发生什么变化,估计是李大人担心夜长梦多吧。其实,在我看来,早一天和晚一天没区别,虽然仓促些,但问题不大。”
林海听罢,也只能说道:“那好吧,有什么情况,你及时告诉我下。”
“没问题。”
挂断电话,林海思忖片刻,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于是起身出了办公室,想找于振清商量下,不料一问才知道,于振清已经去矿区了。
说实话,这位有点一根筋的于副市长干起工作来,其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敬佩,很有点忘我的状态。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给于振清打了个电话,可连拨了两个,都无人接听,这令林海的心情多少有些烦躁。
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他想。
按理说,常务副市长出行,市公安局是要负责出勤务的,但于振清知道自己的尴尬处境,所以,尽量不给下面的人添麻烦,这两天去矿区,除了司机,甚至连随行的工作人员都不带,轻车简从,只身前往。
林海给机关车队打了个电话,要来了司机的手机号,可打过去之后,竟然同样无人接听,这令他的心情愈发焦急了。
有心赶过去看看情况,可手头还有一大堆日常工作需要处理,这段时间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已经积压很多了工作没有处理,无奈之下,只好作罢了。
十多分钟后,崔勇打来电话,把抓捕行动的进展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截止此刻,一切顺利,已经有三十四名嫌疑人被秘密抓捕,矿区无人察觉。
从时间上推算,应该是他离开李光旭办公室后没多久,抓捕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李光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决定呢?另外,从二肥接到电话的情况上看,抓捕的消息已经走漏出去了,可截止目前,嫌疑人并没有完全被抓,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抓捕工作很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
是否该策略的提醒下崔勇呢?林海想,犹豫良久,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吭声,静观其变。
吃罢午饭,办公厅突然接到了市委的紧急通知,让蒋齐、于振清、林海三人即刻前往市委开会。
接到通知后,林海马上意识到,柳杖子矿那边可能是出状况了,但这个节骨眼上,他是不便挑明,只能是佯作不知。
在去往市委的路上,林海又拨打了两次于振清的电话,照例是无人接听,他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妙。
于振清是被他硬给扯进来的,万一要真有个闪失,于公于私,都无法交代。
漫天飞舞的雪花让抚川的路况变得异常拥堵,平时仅需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却用了半个多小时,这还是在司机打开警报器的情况下,如果正常行驶,估计还在半路上堵着呢。
推开市委会议室的门,压抑而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
李光旭居中而坐,脸色铁青,眉头紧锁,一旁的李侠也神色凝重,王寅则显得很紧张,额头上满是汗水,其他与会者也都低着头,连个打招呼的人都没有。
“怎么搞的?半个多小时了,难道你们是跑步过来的?”李光旭耷拉着脸道。
蒋齐连忙解释道:“接到通知后,我们马上就出发了,谁想到路上堵车这么严重啊。”
“是啊,可能是下雪的缘故。”林海小声附和了句。
“今天确实有点堵。”李侠连忙打了个圆场:“快坐吧,就等你们几个了。”
蒋齐和林海赶紧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屁股刚挨到椅子,便听李光旭又问:“于振清呢?他怎么没来?”
“老于今天没上班。”蒋齐说道。
李光旭哼了声,说道:“算了,咱们开会,王寅啊,你先把情况通报下。”
王寅点头答应,字斟句酌的说道:“情况是这样的,上午市局接到了李书记的命令,提前对涉嫌组织闹事的四十三名嫌疑人进行抓捕,经过审慎研究,市局成立了以崔副局长和刑警支队刘支队长为首的指挥部,总计投入参战民警二百多人,上午十点半,抓捕行动正式展开,开始还是很顺利的,仅有一个多小时,就将三十四名嫌疑人抓捕归案,就在我们准备最后收网之际,两名重要嫌疑人却得知了消息,他们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与警方形成对峙局面,但由于我们事先有所准备,立即出动了大量警力,所以,局面被迅速控制,不过.......目前矿区群众的情绪还是比较激动,当地政府和警方正在安抚之中。”
这番话显然是经过精心措辞的,但与会的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情况比王寅讲述的要严重得多。
李光旭轻轻敲了下会议桌,冷冷的说道:“都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轻描淡写了,把指挥中心的监控画面切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让大家看看矿区的真实情况。”
工作人员听罢,连忙打开会议室的大屏,随即,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监控画面便同步切换到会议室。
去往柳杖子矿的道路上已经排满了等候的车辆,目测至少有两三公里长,而警用直升机在空中俯拍的矿区场景,更是令人所有人的心阵阵紧锁。
白雪覆盖的街道两侧满是黑压压的人群,整个矿区就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停止了,只有沉默的人群伫立在风雪之中。
“看到了吧,市内堵车,不仅是因为下雪,据估计,至少有上千人,在赶往矿区的路上。”李光旭缓缓说道:“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少数人裹挟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阻碍警方的正常执法,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抚川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如此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王寅接过了话茬,正色说道:“根据已经抓获的嫌疑人供述,他们都听命于一个叫老疤的社会闲散人员,老疤会按月给他们发放活动经费,多则一两千,少则三五百,我们粗略算了下,每个月应该在十万块钱左右。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矿区群众中散布谣言,激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