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三月初一。

南巡的船队停泊清河口。

三月初二,船队没有动,继续停泊清河口。

圣驾上了御小舟,去巡视河道浅滩烂泥处。

不过这次太后不怎么担心了,因为是沿着河堤,不往远了去。

明天就到淮安,接下来的路程,就不用再去巡视河工。

午饭过后,惠妃奉两位太妃过来了。

三人陪着太后打牌。

舒舒姑嫂就成了帮着看牌的。

太后、太妃上了年岁,眼睛有些花,捏着纸牌看不真切。

于是,九格格坐在太后旁边,五福晋坐在淑惠太妃身后,舒舒坐在端顺太妃身后。

也算是小辈在服侍。

这回太后不仅没有分给两位太妃钱匣子,还嘱咐九格格道:“眼睛利索了点儿,今儿要好好赢她们,都是财主呢。”

不说两位的陪嫁,就说这一年年的宫里赏银,两位太妃都是拿着头等的,偏生还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

坐在太后对面的端顺太妃笑着对自己上首淑惠太妃道:“完了,这次出门带的私房银子叫娘娘盯上了……”

淑惠太妃笑了笑,看着对面的惠妃,提醒着道:“可要小心些,不许故意给娘娘喂牌。”

惠妃正好坐在太后上首,这个位置最容易给太后吃牌。

惠妃拍了拍自己的钱匣子道:“太妃放心,今儿咱们吃大户。”

舒舒坐在端顺太妃身后,看着眼前的牌局,觉得少了几分趣味。

没有“哗啦哗啦”的洗牌声。

麻将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好像要在十九世纪了,同治、光绪时期。

如今的纸牌,已经跟后世的麻将已经大同小异。

加了“东南西北”,还加了“中发白”。

舒舒觉得,等回到京城,可以将麻将弄出来了。

到时候各个材质的都弄出来,也算是大清的奢侈品。

舒舒觉得自己的小金库更厚了,脸上就带了笑。

端顺太妃在旁,感受到她的好心情,跟太后夸道:“我就喜欢九福晋这样的性子,整日里欢欢喜喜的,看着就叫人舒服。”

太后笑道:“舒舒心大,小芳性子好,咱们小九儿也不错。”

淑惠太妃道:“也是咱们五阿哥与九阿哥有福气。”

惠妃在旁道:“都是皇上精挑细选出来的皇子福晋,性子行事自然处处妥当,又有宜妃妹妹那样大方的婆婆,娘娘这样慈爱的太婆婆,日子掉了蜜罐似的,可不就整日里高高兴兴的?”

九格格坐的安稳,看着两个嫂子笑。

五福晋有些腼腆。

自己这个皇子福晋,其实做的不算合格。

也就是五爷敦厚,婆婆宽和,才没有同她计较。

舒舒见状,就跟着也做出不好意思来。

真要算下来,她大婚不满一年,还是新媳妇,可是这个时候不是这样算的,翻了年就算过一年。

她现下算是成亲第二年了。

正常情况下,要是明年还不能怀孕生子,就算不被直接催生,也会让人侧目。

因着九阿哥的身体,康熙与宜妃不会催这个,她也就没有什么紧迫感。

端顺太妃见状,只当她真的臊了,就不夸了,跟舒舒道:“一会儿可要好好记牌,今天玩的大,咱们打的不胡,只要自摸,到时候赢三家!”

很是意气风发模样。

舒舒就也配合着道:“您吩咐了,那孙媳妇少不得努力拼一把。”

淑惠太妃无奈道:“姐姐真是的,刚才不还是说咱们三打一,怎么又分伙了?”

端顺太妃笑着说道:“这不是出门看黄历了么?说今儿正财神在南方,我坐了财神位了!”

牌局开始。

舒舒坐在端顺太后身后,忍着才没有变脸色。

这真的是财神位么?

一副牌稀碎。

三色俱全,还都不连着。

端顺太妃浑然不觉,还带了几分得意给舒舒小声道:“有对子,不用凑掌了。”

舒舒脸上带了笑。

这要求还真不高。

原本她还想着发挥一把,好好的记记牌,跟着太妃搭档一把大杀四方。

这打牌,就是要有输有赢才有瘾头,要是大家都哄着太后玩,那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想的再好,实力做不到。

她盯紧桌面上,也就勉强不让太妃点炮而已。

倒是太后那边,一个劲儿的漏牌出来,然后就是淑惠太妃一人赢了太后与惠妃两家。

太后老小孩,不承认自己打牌打得烂,只说九格格:“跟你两个嫂子好好学学,不能只记牌,还得猜牌。”

记牌就是记下大致的数量,猜牌就是跟着打出的牌面,推测旁人手中剩下的牌。

九格格觉得头疼,看着两位嫂子道:“嫂子们怎么猜的?”

五福晋笑道:“好像说不出,等什么时候咱们摸几把,我再跟妹妹细说。”

九格格又望向舒舒。

舒舒想了想方才的牌面,道:“就有些规律在里面,就比如方才太妃胡牌前打了一张五条出来,报了听,你就要想着别放一四条或者六九条,那都是险牌。”

九格格想着方才她叫太后打的正是一张九条,真是对上了。

她皱眉道:“要想这么多吗,打牌也太费事了。”

太后就道:“往后得闲了,别老想着看书,跟你两个嫂子学打牌,往后好消磨功夫。”

九格格身份在这里,指婚后不用侍奉公婆,多几个喜好打发日子不是坏事。

九格格应了,道:“嗯,回头也陪皇祖母打牌……”

*

紫禁城,乾西三所。

院子里扎着喜棚,红彤彤的。

前院正房与厢房都收拾出来待客。

宗亲女眷已经来了不少。

上房西次间里,也摆着牌局。

在坐的是庄亲王福晋、裕亲王福晋、恭亲王福晋同显亲王福晋。

简亲王福晋作为迎亲太太,跟着十阿哥与内务府的人一起去内馆结亲去了。

十阿哥今日亲迎。

前头大婚了这么多皇子,皇子亲迎这还是头一份。

九阿哥、十二阿哥,还有裕亲王府与恭亲王府几个阿哥,都被十阿哥拉着凑数,做了傧相。

太子妃与裕亲王府、恭亲王府的几位福晋陪着其他的郡王福晋、贝勒、贝子夫人说话。

太子妃脸上带了笑,可是心里唏嘘。

放眼一看,都是宗亲,妯娌只有她一个。

同去年九阿哥大婚的时候,截然不同。

去年六月二十八,九阿哥大婚,就在隔壁,七个妯娌俱全,一起去喜房陪过舒舒这个新妇。

不过半年的功夫,大福晋薨了,八福晋惹怒皇上被送归安王府,七福晋怀孕七个半月在家待产,其他三人跟着南巡。

原本今天是她跟四福晋在的,结果二月二十九晚上,四贝勒府的二阿哥殇了。

虽说是格格生的庶子,可眼下四贝勒府只有两位阿哥,这折了一个,也让人难受。

三岁的孩子,是无服之殇,可四福晋也不好来参加婚礼,怕冲撞了新人。

连带着四阿哥,今天也是在早上露了一面就回了。

太子妃也生养了,越发晓得当额涅的不容易,小儿难养,真是提心吊胆。

要是月子娃夭了,还不至于这样难过,都三岁,眼见着就要立住。

吉时到了,外头的喜轿到了。

等到新娘子被送到新房,太子妃与宗亲福晋们也都跟着过去。

对于这位十福晋,宗亲里早有些话传出来。

说得不大中听,对于相貌身材形容的很是刻薄。

等到十福晋的嫁妆传出来,旁人说着的时候就有些酸,意思是阿霸亥部送了丑姑娘给皇家,所以才死命的贴钱。

可是等看到人,太子妃觉得夸大其词。

哪里就胖了?

就是不纤细罢了。

长了个圆脸,相由心生,眼珠子的颜色是浅些,可八旗也不是没有,看着就是单纯讨喜的姑娘。

十福晋也在看太子妃,圆滚滚的眼睛里都是好奇。

裕亲王府的三福晋在旁介绍道:“这是太子妃娘娘。”

十福晋正在坐床,之前晓得规矩,不能起身,就坐着躬身道:“太子妃娘娘好……”

太子妃看了裕亲王府的三福晋一眼,将介绍人的差事接过去,将旁边的宗亲长辈介绍了一圈。

十福晋挨着个的问了好。

规矩上没错,言语上也没有出疏漏。

宗亲长辈们客客气气的,出去吃席去了,就留了太子妃与几个王府的堂妯娌在。

太子妃在旁,心中松了口气。

毕竟十福晋身份在这里,嫁的是贵妃之子,娘家也得力,真要是性子跋扈的,只会让人头疼。

太子妃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老了,不喜欢有什么变动。

今年正月里平地起波澜,让人心惊担颤的。

如今恢复的这平静安定的生活挺好的。

十福晋看着太子妃,脸上则有了纠结。

太子妃看着她,担心她有不方便的地方,小声道:“是想要更衣么?”

十福晋摇头,道:“宫里都是娘娘,太后娘娘,太妃娘娘,妃娘娘,嫔娘娘,怎么还要叫您娘娘?那旁人也管我叫娘娘么?皇子福晋娘娘?”

她问的很认真。

今日十阿哥亲迎,额赫都哭了。

说是让她以后乖乖的,好好的做皇子福晋,不要辜负十阿哥的厚爱。

她怕有什么没学到的地方。

太子妃耐心道:“不会这样叫的,当面也没有这样叫的,旁人叫伱‘十福晋’,长辈们叫你‘老十家的’或是直接称呼你的姓,博尔济吉特氏……”

十福晋笑道:“还是叫我‘老十家的’吧,要是叫‘博尔济吉特氏’,我都不知道是我。”

宫里还好几个博尔济吉特氏。

太后、两位太妃、还有一位妃娘娘。

看着她天真烂漫,太子妃心里也好了许多,道:“估摸也就皇上会这样叫你,不用担心,一年也见不上两回。”

十福晋笑道:“我不怕,明天我就跟十爷出发去见天可汗了!”

九阿哥与十阿哥夫妇要出京,肯定要在毓庆宫报备。

太子妃已经知晓此事,虽然不放心,可是也没有她拦着的余地,只道:“是啊,还能见到太后与两位太妃。”

“还有九嫂……”

十福晋眉眼弯弯,道:“九嫂上回还提点我,告诉我说不能直接说‘我’,还要记得说‘您’,我晓得说‘您’了,可是不知道不说我,该说什么……”

太子妃仔细想了想,道:“那就记得两条,在太后与太妃跟前用‘孙媳’来自称,在皇上与诸位妃母、嫔母跟前用‘儿媳’来自称,其他人面前倒是无碍了。”

其他人或是平辈,或是身份没有他们夫妻尊贵。

十福晋的脸上露出惊讶:“我也是妃娘娘、嫔娘娘的儿媳么?我婆婆不是埋了?”

“噗嗤……”

旁边陪着的裕亲王府三福晋正吃着瓜子,听了这话,一下子喷出来。

太子妃也有些卡壳。

她斟酌着说道:“要从皇上这边论,后宫嫔御都是长辈,见妃母、嫔母要行尊卑礼,遇到贵人虽是平礼,可是也要敬着,下头的庶妃也要客气些。”

这是皇帝的紫禁城,只要皇上的嫔御,哪怕是个答应,也是他们这些皇子与皇子福晋的庶母。

除了尊卑,还有伦理在。

十福晋带了紧张,道:“那得多少个婆婆?”

她哭丧着脸,之前听说过京城的规矩,婆婆要敬着。

太子妃不敢让她再说下去,省得这不谙世事的模样闹出笑话,岔开话道:“明天中午就出发,那内务府的马车预备好了么?行李都拾掇了?”

十福晋乖乖点头道:“都收拾好了,十阿哥说不用我操心,九阿哥都叫人准备的妥妥的。”

太子妃觉得头有些疼,小声提醒着:“不能直接叫十叔‘十阿哥’,也不能直接叫九叔‘九阿哥’,这是长辈叫的。”

十福晋抿了嘴,可怜巴巴的看着太子妃,道:“我之前也叫了……”

太子妃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看着几位堂妯娌。

几位将军夫人知趣,告了一声罪,也出去上桌了。

太子妃这才道:“皇子尊贵,要是皇上晓得了,会不高兴,还是当改了,叫十叔‘十爷’,或直接叫‘爷’;九叔那里,你可以叫‘九伯’或者‘九爷’,要么跟着‘十叔’直接叫‘九哥’……”

十福晋听得更迷糊了。

太子妃不忍心,就道:“今天别想这个了,回头你拿不定主意的地方,就问十叔,听十叔的就是。”

十福晋忙不迭的点头,随即眼睛一亮,道:“要不我往后还是少说话吧,要说也说蒙语,也就不用学这么多……”

太子妃摇头道:“那样不好,就开始难学,学过了就好了。”

十阿哥本就有个纨绔草包的名声在外头,再凑个不懂礼的福晋,那成什么了?

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你是皇子福晋,也代表着十叔的体面,不好如此糊弄。”

太子妃正色道。

十福晋说完已经后悔了,听了点头道:“嗯,我好好学规矩,不给十……爷丢脸……”

太子妃的脸上带了温煦,道:“不用紧张,只要在皇上与太后跟前规矩全了,其他的地方有疏忽也没事的。”

皇上重视规矩,御前短了规矩会被嫌弃。

太后那里不能有丝毫慢待,否则太后不计较,皇上也会记一笔。

现下的皇家儿媳妇,包括太子妃,都是皇上亲自挑的人选,指的婚。

或许是因为这个的缘故,使得他对于她们这些皇家儿媳妇要求也颇高。

她是真心教导,十福晋自然也察觉到她的友善,带了亲近道:“我能不叫您太子妃娘娘么,听着不亲近,我想叫您二嫂,跟九嫂一样的……”

*

附:下一更10月26号12点,欢迎来起点app阅读。

(本章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